【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魏源纪念馆報導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秘書長, 来自:台北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20:43
|
南京市魏源纪念馆報導 发表于:2001-09-22 20:51:10
【金陵晚报报道】 连日来,本报对我市魏源故居“小卷阿”的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市民不仅仅表达了对魏源故居的关注,还积极主动地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
昨天,一位私营企业的钱先生打进电话称,本报前日报道中提到的神秘台商魏炳煌正是由他领着去找到魏源故居的。据这位钱先生介绍,魏炳煌是其生意上的朋友,但他确实是世界魏氏宗亲协会的秘书长,魏氏宗亲协会在世界上很活跃,专们以寻访、整理魏家名人在世界各地的足迹遗物为己任,据称西安的魏征墓也是这个协会投资建就的。
1997年,在广州花园宾馆曾召开了魏氏族人的大会,与会的魏氏名流多达500人。该次大会上,魏氏族人提出应积极在湖南魏源故乡、南京、扬州等地寻访魏源后人,并定下协议分头探寻。秘书长魏炳煌身负使命,便由魏源的源头—— 湖南至其归宿—— 杭州一路迤逦寻来,魏源生活、读书、做官时间最长的南京,是魏炳煌探访的重点,可是当亲眼看到南京“小卷阿”满目破败的情景后不禁深深地失望了。
由于1999年魏炳煌来宁当日台北发生了大地震,魏炳煌匆匆返台,但他表示,如果有关部门有心,可以联手兴修魏源纪念馆。
|
|
|
提供魏源南京故居秘書長拜訪實新聞稿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秘書長, 来自:台北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20:20
|
秘書長另一E-Mail:wooldna@yahoo.com.tw
“媚香楼”与“小卷阿”
六朝古都南京﹐虎踞龙盘﹐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无数名人高士﹐自然也就留下许多遗址旧居﹐供后人凭吊纪念﹐发思古之幽情。“媚香楼”和“小卷阿”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意义的两处。
“媚香楼”是秦淮名妓李香君“工作”过的遗址﹐“小卷阿”是着名思想家魏源生活着述多年的旧居。这两位都是名人﹐但又是两个不可同日而语的人物。李香君是明末清初一代名妓﹐因其与文士侯方域的爱情故事被孔尚任写入《桃花扇》而名噪一时﹔而魏源则是清代杰出爱国主义思想家﹑着名改革家﹑经学大师﹑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若论名气﹐李香君一点也不亚于魏源﹐或许还要更大一些﹐这一点也不奇怪﹐就看时下那些牛气冲天名满天下的明星大腕﹐就知道这类人物是最喜欢出名也最容易出名的。若论历史地位社会贡献﹐李香君恐怕连魏源的一个小指头都不如。魏源是国学大师﹑文章泰斗﹐是清代放眼看世界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仅一部《海国图志》就足以让他名垂千古了。而李香君﹐虽然确有骨气﹑有才情﹐但说到底﹐一歌妓耳﹗
可是﹐两个人身后的际遇却正好颠倒。李香君的“媚香楼”前后共花了几百万﹐修得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香艳逼人﹐美轮美奂。而魏源的“小卷阿”﹐却一片颓败﹐惨不忍睹。院门口正中门额“小卷阿”三字不见了﹐只剩下铁铲痕迹﹐院门倾斜﹐随时都有倒掉之险﹐院内原有二十多间房子﹐被挤占掉了大半﹐魏源当年手植的柳树也被砍伐一光。每年都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海外游客﹐费尽周折来到这里﹐看到这衰微破败的景象﹐大失所望﹐不由一声叹息﹐败兴而去。
是经费紧张吗﹖说是也不是。地方财政确实吃紧﹐但还不至于紧张到连修复几间破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况且﹐修“媚香楼”一出手就是几百万﹐只消拿出个零头﹐就能把“小卷阿”修得很像回事了。即使政府不愿出这个钱﹐一九九五年夏﹐魏源的五代孙魏炳煌从海外来游﹐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出资翻修﹐报告打上去﹐迟迟不见答覆。热脸贴上个冷屁股﹐人家只好悻悻而去﹐从此再不提起。
当然﹐享受这种“另类”待遇的名人绝非魏源一人。同在陕西﹐杨贵妃的遗址就比司马迁的旧居修得漂亮得多﹔共处江南﹐柳如是的坟也比顾炎武的要更气派。就是当今﹐也常耳闻像欢迎影星周润发的人群水泄不通﹐欢迎大科学家杨振宁的人寥寥无几的轶闻﹐以及“小燕子”演一部电视剧就红透半边天﹐而研究一辈子水稻的袁隆平至今仍被人问是“唱什么歌的”之类笑话。要说﹐这也很正常﹐“自古圣贤多寂寞”﹐本来“学问就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特别是魏源那样的学问家﹑思想家﹐生前就甘于寂寞﹐闭门着述﹐远离喧嚣﹐清贫处世﹐不屑与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李香君们为伍﹐死后自然更不会与李香君攀比什么故居大小﹑房舍新旧。然而﹐魏源旧居破败如此﹐纵然可以不考虑逝者感受如何﹐无论如何也得为后来的那些参观者想一想。如此百年老屋旧墙﹐年久失修﹐危机四伏﹐一旦突然倒塌﹐砸坏了人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赔偿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说不定比修房子还要贵呢。
|
|
|
剧本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刘柏林, 来自:湖南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17:57
|
劇本不方便公開,見諒。請您提供一個私人E-mail
謝
■
秘书长回复:
長沙百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劉董事長柏林先生尊鑒:
貴公司與八一電影製片廠、邵陽市政協正聯合籌拍大型電視專題片《魏源》(五集),同時準備將西湖邊魏公墳墓修復,並在邵陽雙清公園修建魏公衣冠塚,以供後人瞻仰。消息傳來實令人欣喜雀躍萬分!
記得1991年由本總會魏致華副秘書長傳來,隆回魏源圖書館即將動土奠基典禮,本總會由本人立即率四人代表團千里與會,今日再聞魏公源先生誕辰210周年諸項慶祝及紀念活動以及貴公司之義舉,實令本人感動萬分!
1998年921台灣大地震當天,本人正好赴先祖大唐名相魏徵公故里河北省館陶、晉洲、贊皇訪問,回程順道至南京城拜會朋友並遊覽明孝陵與中山陵等名勝,又由於於資料中得知魏源公於南京城有舊居,特專程尋幽訪勝,想不到我的這一尋幽謁祖行動,在南京城新聞媒體、文學屆、歷史文化保護單位起了很大的漣漪作用,也引起維護古蹟衛道人士的迴響,南京城魏源公之故居原被霸佔的房舍官邸因而得以重視保護與重修!
本次魏公源先生誕辰210周年諸項慶祝及紀念活動,正逢本總會剛於馬來西亞麻坡市舉行全球魏氏宗親第三屆懇親大會圓滿成功,又接獲邵陽隆回魏源研究會由隆回縣長、仁安局長率團來台訪問必須接待,可能無法派人親臨大會觀禮誌慶,殊感致歉之至!還請向有關領導致歉。貴公司製作《魏源》(五集)影集,本總會及世界魏氏宗親總會當全力支持,並希望該片殺青以後能順利上欓引起轟動,為魏源公在中國歷史的豐功偉業做好鑒證,並盼在下一屆本總會懇親大會若能於邵陽或隆回舉行時能掀起高潮!特此奉答!
|
|
|
敬賀魏源公先賢誕辰二一○週年舉行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理事長魏錦芳, 来自:台北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14:50
|
敬賀魏源公先賢誕辰二一○週年舉行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此值欣逢大清王朝時我湖南邵陽縣隆回魏源公先賢誕辰二一○週年慶特舉行學術研討會,本人僅代表世界魏氏宗親總會及全球六百萬魏氏宗親子裔,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魏源公乃大清王朝難得之思想家、史學家、教育家。原名遠達,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漢士。年幼聰明絕頂、勤於書香,堪稱鄉里神童,道光二十四年及第進士,官至江蘇郵州知州。主張改革內政,抵制外國侵略。尤其任內治理黃淮水患有功為百姓愛戴,留居金陵南京城。主張“經世致用”的今文學派,力圖以此謀求國富民強,從而成為晚清學術的開風氣者。據《四洲志》及中外文獻資料,輯為《海國圖志》50卷,後增至100卷。《海國圖志》率先介紹西方各國歷史地理狀況,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是中國近代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先行者之一。尤其魏源公之曠世钜作《聖武記》、《海國圖志》與大唐名相魏徵公之《貞觀政要》更為清朝王子貝勒及日本皇子必讀文物,魏源公實為我國偉大思想家、史學家、教育家當之無愧!
更逢世界魏氏宗親總會剛舉行全球宗親第三屆懇親大會之際,欣逢先賢誕辰二一○週年慶,特於世界魏氏宗親總會聯合祭祖大典恭請魏源公英靈陪祀,以示慎終堆遠、緬懷祖德之美德,並盼後世子裔師法先賢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國為忠臣、家為孝子之承傳。最後謹再次預祝大會圓滿成功,源公護國濟民思想發揚光大!
世界魏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魏錦芳 敬賀
|
|
|
确定人员及相关事项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仁安, 来自:湖南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09:18
|
刚接接组委会通知,会议安排我魏氏宗亲总会代表到会上发表贺词,为 便于资料整理成册,请秘书长尽快确定人员,将贺词登录于网上,由组委会下载印刷.此事务必在近日内确定.
■
秘书长回复: 本次魏公源先生誕辰210周年諸項慶祝及紀念活動,正逢本總會剛於馬來西亞麻坡市舉行全球魏氏宗親第三屆懇親大會圓滿成功,又接獲邵陽隆回魏源研究會由隆回縣長、仁安局長率團來台訪問必須接待,可能無法派人親臨大會觀禮誌慶,殊感致歉之至!還請向有關領導及隆回鄉親致歉。
理事長之賀詞張貼於上請刊登於大會資料,不禮之處上請見諒!
特此奉答!
|
|
|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范晓东, 来自:湖南隆回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09:14
|
秘书长先生:
我已把我要寻找的亲人情况贴在您的留言版上了,烦请你在百忙中利用你社会活动方面的影响力帮忙打听寻找,如果范文杰先生本人健在的话,请告速与家人联系,要是他本人离开人世,也请你回信告诉一声。若老人泉下有知,也捎去亲人对老人深切的盼望,盼望老人魂归故里!
拜托!!!
■
秘书长回复: 范曉東鄉親你好!
有關台端要求本人及總會代尋查范文杰先生,本人是否健在!此事本總會也曾接過兩三則委託,奈何人海茫茫、事過境遷,實在非常困難,也曾經尋找同房親人成功,但奈何已隔多代歲月,兩岸不相往來如同路人般不理不采殊感遺憾之至!
台灣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兩千三百萬人口居於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海島上,要認識個人還真難。唯有從「湖南同鄉會」或「花蓮榮民之家」去尋膩該鄉親蹤跡,業請本總會常務理事魏繼漢擔任「湖南同鄉會」理事及花蓮魏氏宗親會代尋找,不過可能性不大,如僥倖尋獲當盡速与家人联系,要是其本人离开人世,當會回信告诉一声。若老人泉下有知,也捎去亲人对老人深切的盼望,盼望其魂归故里!
特此敬覆!
|
|
|
寻找亲人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范晓东, 来自:湖南隆回 |
发表日期 |
2004-10-21 08:58
|
范文杰,字范杰,号美池,丁卯年出生,现年七十七岁。原籍湖南省隆回县保和乡长扶冲元家湾村(今隆回县雨山铺镇峡山村)。民国三十七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并在台湾花莲曾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听说当时是在宪兵部队,但当时迫于政治压力,家人未能收到。以后一直杳无音信。
家庭成员,父亲范恒元,母亲黄普莲,叔父范庭元、范湘元、范石元、范日元、范维元、范鼎元。弟范武杰、范俊杰,妹范端莲、范秋莲、范早莲。妻罗尾英。且有遗腹女范相珍。
骨肉情深,手足相连。谨请在台各位乡友帮忙打听,有知情者,或本人看到此消息后请回复Email:hnxd888@sina.com
|
|
|
不知总会来参加魏源学术会人员确定否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仁安, 来自:湖南 |
发表日期 |
2004-10-20 23:29
|
谢谢秘书长的安排,我到台即同你联系,不知总会对来参加魏源学术研讨会人员确定了吗,请告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