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氏宗亲支系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龙军, 来自:陕西澄城魏仙桥村 |
发表日期 |
2005-12-24 10:32
|
我想问问有没有深入研究过《澄城县志》关于澄城县冯原镇魏仙桥村的魏氏后裔属于那一魏氏支系。
|
|
|
寻亲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虎, 来自:湖南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22:52
|
如峰宗亲:
据我父辈说,我的先辈是永乐2年(1404年)从江西丰城拖船迁居来湖南。族谱记载,我们的堂号是“鹤山堂”,先祖魏了翁,我们现在对先祖从南宋至明永乐年间的历史不甚了解,不知宗亲可否知一二。
电话:020-33858606
另附:
宋史 魏了翁传
作者:[元]脱脱
卷437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时方讳言道学,了翁策及之。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业。嘉泰二年,召为国子正。明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此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改秘书省正字。御史徐柟即劾了翁对策狂妄,独侂胄持不可而止。明年,迁校书郎,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行次江陵,蜀大将吴曦以四川叛,了翁策其必败。又明年,曦诛,蜀平,了翁奉亲还里。侂胄亦以误国诛。朝廷收召诸贤,了翁预焉。会史弥远入相专国事,了翁察其所为,力辞召命。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会境内桥坏,民有压死者,部使者以闻,诏降官一秩、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未数月,复元官、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公事。八年,兼提举常平等事,迁转运判官。戢吏奸,询民瘼,举刺不避权右,风采肃然。上疏乞与周惇颐、张载、程颢、程颐锡爵定谥,示学者趣向,朝论韪之,如其请。遂宁阙守,了翁行郡事。即具奏乞修城郭备不虞,廷议靳其费,了翁增埤浚隍,如待敌至者。后一年,溃卒攻掠郡县,知其有备不敢逞,人始服豫防之意。十年,迁直秘阁、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丁母忧,免丧,差知潼川府。约己裕民,厥绩大著。若游似、吴泳、牟子才,皆蜀名士,造门受业。十五年,被召入对,疏二千余言。首论人与天地一本,必与天地相似而后可以无旷天位,并及人才、风俗五事,明白切畅。又论郡邑强干弱枝之弊,所宜变通。盖自了翁去国十有七年矣,至是上迎劳优渥,嘉纳其言。进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对,论江、淮、襄、蜀当分为四重镇,择人以任,虚心以听,假以事权,资以才用,为联络守御之计。次论蜀边垦田及实录阙文等事,皆下其章中书。十六年,为省试参详官,迁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十七年,迁秘书监,寻以起居舍人再辞而后就列。入奏,极言事变倚伏、人心向背、疆埸安危、邻寇动静,其几有五,谓:“宜察时几而共天命,尊道揆而严法守,集思广益,汲汲图之,不犹愈于坐观事会,而听其势之所趋乎?”又论士大夫风俗之弊,谓:“君臣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如人自为谋,则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今则面从而腹诽,习谀而踵陋,臣实惧焉。盍亦察人心之邪正,推世变之倚伏,开拓规模,收拾人物,庶几临事无乏人之叹。”其言剀切,无所忌避,而时相始不乐矣。宁宗崩,理宗自宗室入即位,时事忽异,了翁积忧成疾,三疏求闲不得请,迁起居郎。明年,改元宝庆,雷发非时,上有“朕心终夕不安”之语,了翁入对,即论:“人主之心,义理所安,是之谓天,非此心之外,别有所谓天地神明也。陛下盍即不安而求之,对天地,事太母,见群臣,亲讲读,皆随事反求,则大本立而无事不可为矣。”又论:“讲学不明,风俗浮浅,立朝无犯颜敢谏之忠,临难无仗节死义之勇。愿敷求硕儒,丕阐正学,图为久安长治之计。”又请申命大臣,于除授之际,公听并观,然后实意所孚,善类皆出矣。属济王黜削以死,有司顾望,治葬弗虔。了翁每见上,请厚伦纪,以弭人言。应诏言事者十余人,朝士惟了翁与洪咨夔、胡梦昱、张忠恕所言能引义劘上,最为切至,而了翁亦以疾求去。右正言李知孝劾梦昱窜岭南,了翁出关饯别,遂指了翁首倡异论,将击之,弥远犹外示优容。俄权尚书工部侍郎,了翁力以疾辞,乃以集英殿修撰知常德府。越二日,谏议大夫朱端常遂劾了翁欺世盗名,朋邪谤国,诏降三官、靖州居住。初,了翁再入朝,弥远欲引以自助,了翁正色不挠,未尝私谒。故三年之间,循格序迁,未尝处以要地。了翁至靖,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绍定四年复职,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五年,改差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遂宁府,辞不拜。进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泸大藩,控制边面二千里,而武备不修,城郭不治。了翁乃奏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兴学校,蠲宿负,复社仓,创义冢,建养济院。居数月,百废具举。弥远薨,上亲庶政,进华文阁待制,赐金带,因其任。了翁念国家权臣相继,内擅国柄,外变风俗,纲常沦斁,法度堕弛,贪浊在位,举事弊蠹,不可涤濯。遂应诏上章论十弊,乞复旧典以彰新化:“一曰复三省之典以重六卿,二曰复二府之典以集众议,三曰复都堂之典以重省府,四曰复侍从之典以来忠告,五曰复经筵之典以熙圣学,六曰复台谏之典以公黜陟,七曰复制诰之典以谨命令,八曰复听言之典以通下情,九曰复三衙之典以强主威,十曰复制阃之典以黜私意。疏列万言,先引故实,次陈时弊,分别利害,粲若白黑。上读之感动,即于经筵举之成诵。其后,旧典皆复其初。臣庶封章多乞召还了翁及真德秀,上因民望而并招之,用了翁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入对,首乞明君子小人之辨,以为进退人物之本,以杜奸邪窥伺之端。次论故相十失犹存,又及修身、齐家、选宗贤、建内小学等,皆切于上躬者。他如和议不可信,北军不可保,军实财用不可恃,凡十余端。复口奏利害,昼漏下四十刻而退。兼同修国史兼侍读,俄兼吏部尚书。经帏进读,上必改容以听,询察政事,访问人才。复条十事以献,皆苦心空臆,直述事情,言人所难。上悉嘉纳,且手诏奖谕。又奏乞收还保全弥远家御笔,乞定赵汝愚配享宁庙,乞趣崔与之参预政事,乞定履亩之令以宽民力,乞诏从臣集议以救楮弊,乞储阃才以备缓急。又因进故事:如储人才、凝国论,如力图自治之策,如下罪己之诏,如分别襄、黄二帅是非,如究见黄陂叛卒利害,如分任诸帅区处降附。还朝六阅月,前后二十余奏,皆当时急务。上将引以共政,而忌者相与合谋排摈,而不能安于朝矣。执政遂谓近臣惟了翁知兵体国,乃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会江、淮督府曾从龙以忧畏卒,并以江、淮付了翁。朝论大骇,以为不可,三学亦上书争之。适边警沓至,上心焦劳,了翁嫌于避事,既五辞弗获,遂受命开府,宣押同二府奏事,上勉劳尤至。寻兼提举编修《武经要略》,恩数同执政,进封临邛郡开国侯,又赐便宜诏书如张浚故事。朝辞,面赐御书唐人严武诗及“鹤山书院”四大字,仍赐金带鞍马,诏宰臣饮饯于关外。乃酌上下流之中,开幕府江州,申儆将帅,调遣援师,褒死事之臣,黜退懦之将,奏边防十事。甫二旬,召为佥书枢密院事。赴阙奏事,时以疾力辞不拜。盖在朝诸人始谋假此命以出了翁,既出,则复以建督为非,虽恩礼赫奕,而督府奏陈动相牵制,故遽召还,前后皆非上意也。寻改资政殿学士、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复力辞,诏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未几,改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且曰:“吾平生处己,澹然无营。”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后十日,诏以资政殿大学士、通奉大夫致仕。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所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易举隅》、《周礼井田图说》、《古今考》、《经史杂抄》、《师友雅言》。
|
|
|
改错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明生, 来自: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21:47
|
尊敬的秘书长宗亲:
21:40发来一帖,因校对不慎,“重”错为“生”字,发出后不知如何编辑修改。请谅。
魏明生 即草
|
|
|
请示联谊会事宜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明生, 来自:成都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21:41
|
尊敬的秘书长宗亲:
感谢您及时回函告知成都宗亲会联系人及联络方式。但因电话号码有误,无法联系。我已去信,因他在重庆,不知能否收到。
在下的意思是:成都只是四川省的一个省会,成都宗亲会不能代替四川宗亲会,并且负责人在重庆,现在重庆已不属四川省管辖。因此拟与其商讨生组事宜。
我是搞历史研究的,在省委机关工作,现在是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四川省老庄学会副会长,与魏明伦(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戏剧家协会主席)、魏学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省博物馆副馆长)、魏宏(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顺泽(阆中市市长)等官员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魏启鹏、四川大学教授魏泳涛、企业家魏勤忠等交往甚厚,有联络他们发起成立四川魏氏宗亲总会的优越条件。四川总会可以现有成都联谊会为基本队伍,向全川发展。
四川省是全国的一个大省,魏姓人口为全国之冠,世界总会没有四川魏姓宗亲的集体参与,是一个很大缺憾。
此意尚不成熟,请您指点迷津。
魏明生 敬呈 12/22/02/21:40
|
|
|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如峰, 来自:江西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16:19
|
魏虎宗长:
您在网上讲、了翁祖先儿国佑,孙天忠;我地始祖是魏了翁,儿远四,孙魏二十;如果你地方有更多了解、了翁始祖祥细资料请与我祠联系。
联系地址: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洙淇魏氏大祠;电话07943679582
联系人:魏贵红宗长 电话:07943676155;手机13807946139
魏文定手机13677943378
魏叶国 手机13970403826
魏如峰 电话07943676288;手机13507946563
|
|
|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如峰, 来自:江西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16:19
|
魏虎宗长:
您在网上讲、了翁祖先儿国佑,孙天忠;我地始祖是魏了翁,儿远四,孙魏二十;如果你地方有更多了解、了翁始祖祥细资料请与我祠联系。
联系地址: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洙淇魏氏大祠;电话07943679582
联系人:魏贵红宗长 电话:07943676155;手机13807946139
魏文定手机13677943378
魏叶国 手机13970403826
魏如峰 电话07943676288;手机13507946563
|
|
|
我属于哪一支?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晓明, 来自:青岛 |
发表日期 |
2005-12-22 15:28
|
楼下的四川成都的魏明生,你好,你和我同辈,好像四川还有一个出名的作家“魏明伦”,理论上应该同出一源,请问这一支的出处?
我祖籍湖北宜昌东部
|
|
|
寻亲
|
我有事咨询秘书长 |
作者 |
魏虎, 来自:湖南 |
发表日期 |
2005-12-20 17:29
|
秘书长:
今日见到亲人,份外高兴,借此,请教一问题。
文中说,五十六世叔祖大賢諱淑鎡字德秀號了翁。
五十七世祖諱成秀謚子元號良佐妣楊氏生二
五十八世祖諱淑玉公妣李、鄭氏生四子長曰元次曰亨三曰利四曰貞。
据四川蒲江县志,先祖魏了翁本姓高,生子魏国佑,有孙魏天忠,有无矛盾.
|
|
|
|